夜景通常是很多初学摄影者比较“不擅长”的一种拍摄场景,不少人认为是相机不够“给力”,其实即使是有了数码单反,也未见得就一定能拍出效果良好的夜景照片。懂得如何拍摄夜景,比器材更重要。以下是拍摄夜景的方法:
手持拍摄夜景是普通人最常用的拍摄方式,因为它是最方便的。手持拍摄夜景最大的挑战是光线弱,很容易拍“糊”。
2) 根据曝光“白加黑减”的原则,调整曝光补偿略微减0.3到0.7档曝光。(有些夜景可以拍的亮一点,酌情而定)
3) 如果光线太暗以至快门速度达不到安全快门,则看看有无可能用更短的焦距靠近拍摄。
5) 如果已经开到最大光圈依然无法抵达安全快门,那么调高ISO直至快门速度抵达安全快门或是可以稳定相机不拍糊的程度。
7) 由于大光圈景深浅,为了获得比较大的景深以保证整个画面的清晰,一般都对较远的地方进行对焦。
降噪算法一般会对画面的细节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一般都设置成normal,只有使用高ISO时使用,以降低噪点的影响。
用低感长时间曝光拍摄时使用,以降低长时间曝光造成的热噪点,用三脚架拍夜景时常用。降噪的原理是增加一倍的曝光时间来对比前后曝光进行减降噪,所以会让每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增加一倍左右。
3、如果高感画质实在太差,可优先考虑做成黑白模式,这样做才能够减少高感带来的色彩质量下降的影响。
1). 机动性,抓住瞬间的能力。相对三脚架拍一张照片需要摆架、固定、调整、开拍等繁琐步骤,手持拍摄的机动性和反应速度要好的多,可拿来拍摄一些来不及架三脚架拍摄的内容。
2). 构图机位的自由。有些地方不方便放置三脚架,并且三脚架固定机器依然有高度、角度的限制,相对而言,手持相机的机位几乎不受限制,人可以到的地方都可以是机位,构图可以更为灵活。
3). 便携性。手持拍摄只需要相机即可,可以抛开三脚架闪光灯等大量附件。
低画质。高ISO、大光圈、快门速度过慢,这一些因素全都会使画质下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快门速度过慢带来的抖动模糊,而为了抵达安全快门,常常提高ISO,这不但会增加噪点,而且色深、宽容度都会下降。
一般而言,严肃的夜景拍摄都是用三脚架完成的。由于使用三脚架以后能用低ISO和最佳光圈拍摄景物,所以能大幅度提高画面质量。即使是顶级单反,如果手持拍摄,拍出来的画质还不如入门单反加三脚架拍摄的,因此,三脚架对于夜景拍摄的意义实在太重要了。
3) 打开“长时间曝光减噪”为“开启”,并设置“高ISO降噪”为“中等” 。
5) 根据曝光“白加黑减”的原则,调整曝光补偿略微减0.3到0.7档曝光。(有些夜景可以拍的亮一点,酌情而定)
8) 如果长时间曝光的线秒以上,最好是把取景器目镜罩戴上,以防止多余的杂光进入取景器影响图片质量。
9) 使用快门线启动快门,假如没有快门线,可以用相机的延时功能,以尽可能的避免手按动快门键带来的震动影响。
UV镜会微弱影响光线通过,长时间曝光会积聚这种效果,可以摘下UV镜,增加通透感和防止眩光。
夜晚对暗处对焦会很难,容易来回“拉风箱”,当选定了主体并对上焦以后,可以调到手动对焦模式,以防止再次按快门的时候再“拉风箱” 。
2)能够正常的使用慢速快门。慢速快门可以记录累积的光线,拍出和人眼看出不同的效果,是创意拍摄的常用手段。
2)机动性差。架起三脚架到拍下照片再快也需要一段时间,对需要抓拍的场合,显然是来不及了。
由于闪灯的光照功率是随着距离呈现几何级数锐减的,所以普通的闪光灯并不能照亮太远的人。出现太暗的情况,首先就是要检查是不是人站的太远了;其次可以了解一下是否用的光圈太小,如果光圈过小有几率会使闪光灯的在上限功率下依然不能补足光线,可以调大光圈或者调高ISO,调大光圈会影响到景深,调高ISO会影响画质,这要看详细情况来调整。
一般打开闪光灯后,快门和闪光灯会同步,快门速度默认是1/60s,这样的快门速度下,夜景背景一般容易曝光不足,导致看上去一片漆黑。这种情况有多种办法解决,例如:
1.让人站在灯光下,保持和背景相似的亮度,关闭闪光灯,用手持拍摄夜景的方法拍摄。
3.使用三脚架和异步闪光模式。长时间曝光准确曝光背景,并用闪光灯瞬间对前景(人)补足曝光。
这是由于环境灯光的白平衡和闪光灯的白平衡有差异造成的。能够正常的使用闪光灯前置滤色片或者后期分图层调整色温。
这是由于光线太硬造成的,有条件的话,可以不直接对着人像闪,而是利用反射打光到人像。或者是用反光板,大功率常亮灯补光等措施。
闪光灯的作用是补光,拍风景的时候有时候也需要补光,只是闪光灯的功率可能不够,这时候可以创意的利用一些光源对前景进行补光。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