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2年10月21日,2022千聊手机摄影学院年会盛典暨首届手机摄影大赛颁奖礼在广州·凯尔卡顿大酒店圆满落幕。
现场特邀了包括千聊摄影学院首席讲师潘庆华、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者耿春晖、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王鹏鹏 、全球iphone摄影大赛“年度非常好的摄影师”张匡龙在内的四名知名摄影师,为到场学员进行深度的授课,一同探讨交流手机摄影技巧。
其中,千聊特训营风光摄影训练营主讲老师、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者、京东TOP1摄影畅销书作者耿春晖老师分享了题为《人人都是摄影师与模特:深度解析人物作为视觉兴趣点的创作技巧》的摄影干货知识。
大家好,我今天想以一种交流的方式和大家聊一聊,你对手机摄影有着怎样的定位及理解。
潘庆华老师分享的时候提到了“活在当下”这个词。“活在当下”就是让你真正平静下来,去关注日常生活中那些被你忽略的瞬间。
刚刚装修好一间屋子的时候,你会觉得处处都是美的,小到窗帘的花纹,大到整体的布局。但是十年过去了,你看阳台上一株花都是碍眼的,这是我们的审美提升了吗?不,这只是因我们习以为常了。所以摄影带给我们的,是在平凡当中发现不平凡,发现被我们忽略的瞬间。
人人都是摄影师与模特,我重点想讲的是人物作为视觉兴趣点的创作技巧。我们平时拍风光的时候,很多场景下是要有人物的参与的。
我从这十几年的教导学生的经验中,总结了一个非常好的构图方法,叫做十步取景法,而在这套方法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视觉兴趣点”。
举个例子,比如说“空”,有时候大家会经常听到别人评价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拍得很好,就是有点空”,那么“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要解析照片的视觉兴趣点,以及明白人物作为风景的点睛之笔的重要性。
首先,我认为“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很多人坚持拍风景就要用广角或者长焦,但在我的创作过程中很少用到广角,只有遇到了丰富的、有特点的前景的时候,我才会去用广角。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前景,我更愿意用局部来展现整体。
在构图的时候,无论是用开放式构图,还是封闭式构图,或者是留白,留悬念,留伏笔等方法,都是为了留下想象的空间。
比如说,如果你是参加千聊手机摄影盛典现场的摄影师,现在让你去拍一张照片,你该怎么拍?把所有人都拍下来,这是一种表达方法。那么我们有没有另一种表达方法呢?
有同学说了,只拍一个人,以局部表现整体。只拍一个人的时候,突出的就是“专注”。如果我用一群人去表现“专注”,肯定是没有“感觉”,因为镜头语言不对,你没有很好的方法深入到一个人的内心。可能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能让人感受到他是非常认真地在听,这在拍很多人的时候是捕捉不到的。
所以放到风光摄影里面,这就像一个大场景和局部的类比。在一个很美的场景当中,一定要做出取舍,才能把场景里面的精髓反映出来。所以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在取景、构图、创作思维的构筑过程中,这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让我们看几个案例: 这几张照片通过减法的艺术减掉了哪些?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在大场景里面减掉那些不美的景物。这张照片最能体现取舍的部分。
前面的房子很美,后面的山也很美,但是栅栏部分打破了这份美感,所以我们要以局部的表现来为这个场景的加分,让美体现出来。
这照片我们平时去看的时候,通常会选择这样子去拍(左图),能尝试(右图)的拍摄方式的同学很少。寺庙给我们的感觉会比较空明、神圣和耐人寻味,这时候像(左图)方式这样去拍,就只能就交代这个寺庙所在的地方和地势,并不能把这个元素独特的感觉和氛围拍出来。
我们来看下一张,它是我的摄影师朋友毛十八拍摄的。在这张照片里他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减少色彩的方式来呈现出比较好的感觉。通常我们讲摄影中的减法,更多的是从构图的角度上去说,但实际上,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内容、留白、色彩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去做这个减法。
还有这张,把彩色转成黑白也是从色彩上去做减法。在后期修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让照片有一个更好的色彩表现,但这样可能吗?不太可能。所以,质感不够黑白来凑,当你不知道这张照片该调成什么颜色的时候,去试一下黑白,绝对会眼前一亮。
而拍人像的时候,人物则作为你的主题。试想,在花丛中拍照时,大家都愿意去拍花,那么应该把所有花都拍出来吗,还是说只找两片花把它给虚化掉。后者和前者相比,虚化的照片会更加简洁,留给观众更多的感觉,而不是仅仅“我旅游到了这个地方”而已。通过虚化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情感传递,或者说思绪的传递。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在我们摄影学习的过程中,这是第一步要做的。第二步则是学习摄影加法的艺术。摄影加法的艺术指每位同学都应该有导演的思维。我们在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应该对于现场的元素进行一个把控和调度。这里以人物在风光当中的具体体现来做一个演示。
大家来看一看,这样的场景大家觉得漂亮吗?你觉得美吗?美。那你觉得这张照片空吗?空。
如果让你在这个画面中加入一个元素,让你成为这张照片的导演,你会加什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张照片中,我们想表现出乌云密布以及宏大的场景,第二张是想表现公路的笔直以及后面的云层。
所以在这个环境下,我们要做的是对于元素的融入。人物作为你的视觉兴趣点,会让画面中增添更多跟我们想表达的氛围相关的东西,而不是说这是一个冷冰冰的场景。但是大家在拍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都去追寻画面的干净,但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看风景的同时,你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感受如何去体现?加入一些人物元素。加入的人物既是元素,同时是作者本人,你在看到这张照片的同时,会想象我在环境当中有怎样的体验。环境的震撼、空灵、壮阔、孤独等等一系列的情感,都能够最终靠人物元素体现出来。
摄影是加法的艺术,人物有时会作为点睛之笔在你的画面当中出现。对比一下这两张图片,我不想过多地去阐述,因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让我必须要说说一张照片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个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你会认为自己拍摄时满足了基本的技巧表现,对焦清晰、色彩合理,那一定是美的。但是观众在看的时候,可能会跳出这个纬度,一张照片可能技术没达到,但是内容足够好,那也是美的。
比如这张照片中,右边那个人非常非常小,但是他会让整个环境看起来比较孤独,凸显人在自然当中的这种渺小,这就是跳出条条框框的构思带来的美。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星空之下。我们经常讲,想去看浩瀚星空,耿耿星河,在这种场景下,我们该如何表现它的浩瀚呢?加入一些人物同样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张照片应该能够讲述一个故事。在光影间摄影师竭尽全力为观者展开一个又一个颠簸起伏,真真实实的动人故事。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在眼前闪电般驰骋而过却在心上烙下深刻的痕迹。
用图片来讲故事,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也是很容易被中国人所忽视的。自古以来,西方文化就是讲故事的文化,例如圣经。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是讲道理(说理、抒情、言志)的文化,例如论语。总之,中国和西方从古至今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摄影艺术也是如此,我们大家可以把中国国家地理和美国国家地理拿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这两本杂志上所刊登的照片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国家地理是在用照片讲故事,而我们中国的却不是这样。
这张照片被印度的大使馆选做了旅游宣传片。大家看一下这张照片最初的样子和成品照片。
拍摄背景: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不熟悉的同学自行百度)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同样是印度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前去印度的理由之一。出发前,一直在预想泰姬陵会以什么样的情景迎接着我这位慕名而来的东方摄影人。往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泰姬陵的容纳游客的能力不亚于国内任何一个景区。
拍摄预想:在人满为患的场景中寻找一处属于我自己的宁静。在这片宁静中用图片来讲述这段穿越时空的爱恋。
构图思维:寻找低角度避过噪杂的游客,对称构图还原泰姬陵的建筑艺术形式。巧妙利用大门作为前景,隧道式构图加深空间深度感,增强立体感。
情感思维:大面积的黑色暗指沙贾汗(爱情故事的男主)在失去泰姬后内心的抑郁和痛楚。门洞里的剪影和中间亮部暗指沙贾汗被软禁在红堡的角楼只能透过窗户远远望泰姬陵的孤独和日夜守候的内心希望。
促使我拍下这一幕的是内心的感动。当剪影出现时,我放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个年代成为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的见证者。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这样的照片能讲述这段故事。这就是一张好照片的标准之一。同样的角度我也拍了一张。
没有中间的剪影元素,情感的表达和给读者带来的内心的碰撞是不是就显得非常微弱了呢?
加入剪影元素后,就把泰姬陵的爱情故事给表现出来了。给画面加入视觉兴趣点,可以帮助你的画面讲一个动人的故事。
看看这一张。这张照片如果没有人物的出现,只有月亮和山脉,可能只能体现出很宏大、很漂亮、很宁静的氛围,但是加入人物以后,就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人类的发展中,以前是靠月光照明,现在有了灯来照明。灯光与月亮的对话延长了这张作品的厚度。通过一个小小的元素的加入,就让这张照片的观众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人物还有平衡构图的作用。众所周知,空的场景是不太好构图的,或者说在画面当中,人的目光落在哪里,是飘忽不定的。此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元素来平衡它的构图,让照片构图的感觉合理、均衡。
我们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实没有对比就没有突出。山之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需要一个人去对比。平时出门拍照,我特别喜欢在场景当中加入一些人物。除了干净的画面以外,加入一些人物能让照片有更丰富的表现,好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像这种场景,其实大家拍出来会发现,它是很具有形式美感的。整个画面的剪影效果非常不错,但是会给你一种很抽象的感觉。因此我加入一点元素,加入一个脚印,脚在这个玻璃上面走,一看到投出来的影子,画面突然一下变得灵活,变得生动了。
其实我们在拍摄风光场景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加入人物元素,也是想表达同样的意义,想让风光有人的气息,而不是冷冷冰冰的。平时我们去拍日落的时候,也喜欢加入一些剪影的元素。
我有一个学生,她特别固执,无论去哪拍照都只拍剪影。她说,想在若干年以后,仍然能回忆起现在时候自己的样子。这就是把自己最美好的那部分留给了想象,留给了剪影,也是一种留白。
因为活动还有下一个环节,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今天输出的内容,能让大家对于摄影有新的理解。
结语:正如耿春晖老师所说,摄影是加法的艺术,同时也是减法的艺术。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练就一双既懂得做减法,又懂得做加法的“摄影眼”,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寻常的“美”。千聊摄影学院也将继续携手耿春晖老师,用更专业的知识,更贴心的服务,带领大家一起发现美、记录美、创造美!
千聊特训营是国内领先的兴趣能力培养品牌,我们不仅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名师教学、贴心陪伴、精心实效、超高的性价比的全领域成长课程,同时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发现自我,发挥优势,解决难题,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为千聊特训营旗下摄影教育品牌,千聊摄影学院也希望可以帮助到5亿热爱摄影的中国人,用摄影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也希望其中有部分人,可以通过学习摄影,走上专业化变现道路。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它的原创性以及文中叙述文字和内容信息没有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一切保证或承诺,并请自己检查相关联的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