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花朵的颜色、形状,还是它们给人们留下的“转瞬即逝”的固有印象,植物的某些特质总能促使我们在刚能拿起画笔的年纪就尝试在纸上重现它们。
《草木之形:植物艺术巡礼》入选第七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引进版摄影图书。
本书汇集了300多件杰出的植物艺术作品,以包罗万象的媒介,展现植物的非凡之美和相关的博物学历史。英国费顿出版社在全世界内集结专家,用尽心思挑选全部作品,跨越中国、印度、美国、欧洲和非洲各国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古代浮雕、中世纪抄本、水彩、摄影、现代雕塑和显微扫描图片等形式,介绍人类记录植物的不同目的。可以从中读到17世纪笼罩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左右了历史进程的正鸡纳树、在太空中经历完整生命周期的拟南芥,还有借植物抒发的关联生命和死亡的思绪与情感……
严格来说,《草木之形:植物艺术巡礼》似乎并不能完全算得上是一本摄影类图书。本书在摄影这一艺术形式之外,也包含了从古至今各种艺术门类对植物的描绘,这在大体上也与植物的多样性相呼应。而正是多种媒介碰撞所产生的独特阅读体验,作为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被提及。
摄影——不单单是摄影。在其后的是摄影作为多种媒介中的一种,对作品本身的呼唤,以及与其他媒介作品同频的呼吸。
2023年3月27日,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影上书房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选正式揭晓。
本届图书榜评选活动于2023年3月11日至3月12日在浙江嘉兴影上书房举办。本届图书榜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主办方共收到中国大陆的135家出版机构及个人推荐的参选图书252种297册。9位专家评委经过“三轮评选+每轮复议”的方式,从中评出6大类16种拟入榜图书。3月17日-3月24日,16种拟入榜图书在《中国摄影》杂志社官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入榜问题反馈,第七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现公布如下:
其一,作者田建明显示的总实力——富有大局观的流畅的文字书写能力,富有想象力的精到的影像掌控力。历时3年,结晶成4万多的文字与120多幅作品,并非易事。尤其是这些工整的方画幅黑白影像,穿越古今,平淡却又精巧,颇见功力。摄影,既属于现实,也属于想象。
其二,个人与历史的映照。近年来国内摄影界出现了一股以实地寻访历史发生地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的潮流。在这样的“图像考古”实践中,屡屡出现“艺术家”与“考古工作者”身份的纠结,“个人化的艺术表达”与“公众化的文献摄影”之间的摇摆。而田建明这一作品的初衷,并不是奔着“证史”“考古”而去,而是来自艺术创作的源头——有感而发,即借宋室南渡这一历史事件,将他这样一个在江南生活和工作的河南人的个人感受,凝固在黑白银盐之上。艺术创作从历史(怀古)出发,终归是要落脚于个人化的感受与个人化的表达上。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由图像证史到图像论史,摄影复活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关于历史的想象。文明的迁徙与传承,无论主动或被动,总是要从地理空间的转换深化为心理时间的连绵。因而《南渡》以此两条线索铺陈图文、交织推进,照片以今怀古,文字以古照今,文献性与当代性自然融合,意在言外,为摄影的历史性本土叙事提供了优秀文本。
丘的影像,冰冷的绝望中有无辜的童真;剩山残水、逸马惊鸟,俱是藏身现实的苍凉神话。因此,“毋”是无语凝噎,“墟”是怆然暗惊。而这复杂而隐晦的气韵,恰到好处地籍由照片、编辑、设计以及选材印工的精准匹配、相得益彰,清晰而优美地呈现于读者眼前。由此本书提示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摄影已高度数字化的时代,摄影书为何依然必要。
这是一本摄影集,却更像一本哲学书,充满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想象。左右翻开的两部分内容结合得十分巧妙,呈现出整体与局部的两部分内容,纸张柔软,翻阅非常顺畅。封面烫印北斗七星的图像与左翻经折装的图像呼应,带有坐标的文字又充满了神秘感。右翻部分的照片呈浓郁的灰色调,色调细腻,变化丰富,并有大量的留白,让人联想到广袤的大地上那些壮阔的意象。
他们的日渐消亡的存在,或许从来就没被以《古巴唐人》所体现的方法和方式看待过。强调一下,我认为看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看了之后如何被人文主义地处理,因此不同于简单意义上的看。看待,是需要人文立场的观看,是需要与对象共情的观看。幸运的是,刘博智出现了。刘博智看了他们,并且以他独有的方式看待(了)他们。虽然我一直说,摄影就是志异。但从根本上说,在美籍华裔摄影家刘博智那里,他所志之古巴唐人(华裔)之血泪斑斑之“异”,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他自己从中国香港经加拿大至美国的人生故事的不同版本。本书的编撰者黄丽平结合了摄影、文字和文献的复合性编辑,以柔性动态的视觉叙事结构,编织起已是“扩展种族”的古巴唐人“志异”,令刘博智娓娓道来的古巴唐人血泪故事,变得如此感性和具质感,也丰足了个人视角下的全球视野里的人类历史。
这本书以极其生动翔实的细节、丰沛强烈的情感,讲述了一群流散在古巴的华人及其后裔的令人心酸动容的生命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日渐凋零的古巴华人社会。这些古巴唐人的命的运虽如浮萍般漂泊无着,但他们骨子里的忠厚仁爱,对故土亲人的牵念,在超越肤色与血缘关系的第二代、第三代唐人基因里生根发芽。
本书的肖像单独编辑成册,口述文图结合,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相得益彰,引人入胜。真实有力的纪实影像与沉甸甸的口述历史背景填补了我们对古巴海外华人认知的空白,引发观者内心极大的震撼。
这本制作精美的小书讲述的是流行于太湖流域的拳种。书籍采用日常使用的草席为封面装帧材料,这种质感粗糙但手感舒适的材料,朴素且充满了烟火气和亲切感;上面还印有书名、船桨和武打的人物形象,让我惊叹于制作流程与工艺的精致和敢于尝试的勇气。进入内页,不同质感和色彩的纸张充分满足了章节划分的功能,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愉悦感。穿插于文本中的武术影像展示了不同套路的拳法,氛围感十足。书中列举了6位拳师的拳法,以舞台影像般的画面感将分解的动作一一呈现,这些图像在时间跨度上体现了四季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为阅读增添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精心的设计和拍摄,让原本枯燥的武术背景、服饰、灯光充满了真实感和新鲜感,如电影般一幕幕地呈现出来。
这是一本从外到里素朴平实得几乎看不到什么设计,以至于稍不留心便容易错过漏掉的摄影画册。在每一帧影像都极尽所能(或明或暗)地召唤着观者注意力的当下,《慢游中国》有些另类地不讨好,不放“味精”,不用技巧。摄影人中,感受并且传递人心的能力,是稀缺的。而摄影师王身敦以一颗遍览人间悲苦之后的敏感澄澈之心,静观世间人心,撷取心有所动的一个个瞬间。
这场跨越40年持续记录中国人生活与情感的项目本身,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日常、素朴、有情义的中国,让我们心生敬意。
36册煌煌巨著,集国家图书馆及地方图书馆经年珍藏,尽纳民国摄影图书29种、期刊18种,可称1949年后对民国摄影文献最为全面系统的一次梳理和汇编。不仅为中国摄影史研究填补了一段重要空白,亦为中国艺术史、文化史、新闻史、社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支撑。散佚归秩、遗珠合光,民国摄影的先锋多元、丰富生动成为翔实可察;同时,本辑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收藏机构在历史文献的编纂、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如何逐步扩大馆藏史料的公开性,使之更积极地活化于当下文明构建,势在必行。
面对日益高涨的中国摄影史研究的热情和资料需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民国时期摄影文献辑刊》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必要性,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满足了这样的需求。但我们一定要意识到的是:从目录学和版本学的要求看,这套书在体例周详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以印刷文化形态呈现出来的摄影文化,无论是书还是刊,在研究时,对其物质性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什么样的纸张、尺寸大小,乃至印刷方式等数据,从基本体例要求看,不应该付诸阙如。因为它们体现的是当时的技术方法和物质文化水平。比如书刊的尺寸数据,因为各种报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在以统一尺寸的开本呈现时,是要充分估计到这种将各种大小不一的书刊以平均化的方式加以呈现的弊端。如果不加以说明和标注,可能会误导使用者对当时摄影出版物的认知。
作者自暮霭沉沉的晚清中国始,将各种基于透视原理与光学技术的西方媒介,如幻灯片、摄影、电影等,与本土印刷媒介互文对照,于光影叠映中抽丝剥茧地揭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在剧烈的现代变革撞击之下,其传统视觉系统中明暗关系的悄然嬗变以及幽微心理。该书显示了女性影像研究者的独特与敏锐,亦使视觉的“现代性”有了更多理解的可能。
美国FSA(农业安全局)摄影项目始于1935年,终于1943年,是世界摄影史上政府主导的历时最久、顶级规模的纪实摄影项目,受到摄影史学界和纪实摄影师的长期关注。作为第一部中国学者对美国FSA摄影的研究专著,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书从美国国会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FSA摄影第一手材料出发,研究FSA摄影“从‘图像制造意图’到‘图像生产程序’,再到‘图像传播途径’”(作者吴晶莹语),剖析FSA摄影是如何在国家意志主宰下塑造大萧条的“面孔”,并将这种“伪化现实”传播出去,进而影响大众认知。坦率地讲,这一主题并不新颖,属于FSA摄影研究的“定论”之一,西方已有不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但是,本书对FSA摄影具体实践的剖析、特别是第一手材料的引用与分析,确实有助于国内纪实摄影界进一步进一步探索FSA摄影项目,重新审视纪实摄影的价值与局限,推动国内纪实摄影的研究与实践。
这本摄影通史,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两方面平衡得非常好,既可当作摄影爱好者的优质入门读物,又能够作为专业摄影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
与常见的摄影通史类书籍相比,本书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一、视野开阔——作者将摄影视为具有人文特征的“媒介”,置于全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演变进行探讨,高屋建瓴。同时,出版方将本书列入“人文通史”系列,方便有心的读者跳脱摄影去理解摄影,并可与其他门类的通史互相印证关照。二、专业——全书虽然沿用了常见的编年史体例,但并非“百科全书式”的罗列,在时代脉络的梳理、不同时代代表作品的选择上,都很见功力。三、视觉化——全书的核心是900余幅摄影作品,通过读“图”来读“史”;再加上高质量的印刷、16开大幅的精装本、180度可平摊的装帧、清晰大图与局部细节展示,使得“读图”成为享受。
这是一本可以一气读完的有关日本摄影家深濑昌久的“非典型”传记。深濑昌久并不像他的同时代人东松照明、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那样,在其生前就获得充分肯定。正如书名中“渐渐”两字所提示的,他如今享誉世界的名声也是渐渐隆盛起来的,尤其是在他停止创作之后。作为深濑的助手,也是摄影家的作者濑户正人,只是从其个人长期接触所得认识入手,为深濑绘制了一幅相对粗放却又细节生动的深濑昌久画像。因为作者和深濑的特殊关系,使得他对于深濑的观察很是感性,却又非常细腻。他的书写,让我们理解到深濑这个人,因自己的巨作《乌鸦》而一语成谶地变成了他所拍摄的对象本身的宿命,成为了一个“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
《草木之形》展示了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植物艺术世界。本书收录了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创作的300件植物艺术作品。
本书清晰地概述了植物图像的历史,从公元前1600年最早的植物画——圣托里尼岛的红色百合花,到宋朝宫廷画家的花鸟画,再到近些年使用X射线和尖端扫描成像技术获得影像。书中的摄影图像虽然占了不到五分之二,但当摄影与其他艺术媒介去呈现同一主题时,不同媒介的相互碰撞、互为参照却能拓展我们对摄影的理解。从微观到宏伟,从异域到日常生活,这本书颂扬了植物世界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展现了自然世界的美丽和复杂性,以及人类通过艺术捕捉和理解它的冲动。
这本书全部作品都以整页排版方式呈现,在每幅作品下方都有一段简洁的文字,介绍作品的创作者、使用的技术和作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读者既可以从头至尾阅读,也可以把书放在身边随手翻开一页。本书的翻译和审校均是植物学专家,保证了专业相关知识的准确性。
这是一本可供初学者使用的摄影教程,里面包含了相机与镜头使用、构图、用光这些基础摄影教材所必需的所有元素,更是一本供多数摄影发烧友阅读的进阶摄影书。
在绝大多数基础摄影教程中,相机的操控与镜头的选用至少占用三分之一的内容,而本书中这部分不到全书的十分之一。摄影人常说:拍出好照片的关键,不是照相机的镜头,而是相机后面摄影者的人头。这本书就是修炼摄影人头脑的课堂,作者将西方的摄影理论与东方禅宗美学思想巧妙地结合,提炼出自己独特的摄影方法。通过本书不仅帮助你练就一双发现美的摄影眼,更引导你感悟生活、认识自己,让摄影融入生活,让照片体现自己。
作者曾忆城展示了自己数年创作经历,分享了自己对摄影和艺术的的感悟。书中少见学院式的古板写作,在每个章节里都尽量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在充满机智的讲述中,时而引用禅宗、瑜伽的修行,时而讲述爱和感动,哪怕面对一般性的技术概念,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比喻,比如解释“适度曝光”,就用一杯水来比喻,恰当而且易于理解。
作者在自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里,将摄影的道理圆融贯通,把摄影作为明心见性的方法,既讲“照相观”,也讲人生观。你可以把这本书看成一本独特的摄影教案,但它也记录了作者体悟生命的过程。从这个方面来讲,书名《不止摄影课——如何照见生活之美》恰如其分。
在我的理解,年度∞摄影图书,是为了将某些比较难以归类的摄影图书得以“∞”这样的方式安顿下来,凸显出来。正如其本身学术贡献与定位也是难以一概而论,赵元任先生的工作和兴趣也是多面向的。本书整理了赵元任先生的摄影,是一本充分反映他鲜为人知的一面的好书。从这本书中,我们得知,他的摄影与他的学术活动、个人生活是水融的。他是现代知识分子中,最早意识到摄影作为一种个人记忆手段所具有的特殊能力的学者之一。他拍摄的照片,同时也是一份珍贵的民国知识阶层生活方式和状态的视觉文献史。期待赵先生的“影记”后续图书的早日出版。
本书选自赵元任先生自1911至1981年拍摄的万余张照片中与学术学人有关的部分。这当然首先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个人影像史:原来先生竟是中国最早的“控”;同时因着作者的特殊身份与丰富游历,也成为一部难能可贵的视觉文化史:风云激荡、群星璀灿、壮怀激烈、雄姿英发。再读之,它蕴含的实则是一种精神的高度与向度,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而这,也正是摄影能不断超越时空的力量所在。
这是一本完成度很高的书籍,设计制作精美。封面上的黄果兰照片引人入胜,巧妙地使用了2张半透纸张印刷,花瓣在相互的映衬中开放和凋零,寓意了生命的起始和结束,而这也是摄影师创作表达的核心。书中静物般的影像记录,强化了摄影师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痕迹。内页图文编排疏朗、节奏舒缓,情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多层次、多维度地呈现出来。在几种不同的装订和材料组合方式下,内容的呈现也更加地立体。这本书充满了设计的温度,让读者能在阅读中更加积极地去面对死亡、珍视当下的生活。
这是一本有现场气氛的摄影书。书里放了132张照片,一页一页翻下来就像去现场看了一场展览。
书有点大,与十多年前流行的画报一样大的开本,所有照片占满画面,朴实得看不出任何设计,而正是这样的装帧处理才让这些街头快照扑面袭来。
这本书得编辑排版 “简单粗暴”,将两张有某些相关的照片并置在左右,构成一道令人不安的风景。翻看它,让人有走上街头拍照的冲动,你会觉得中国的街头总是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可以拍,并且引人思考。这本书里的大多数照片用了闪光灯,闪射下的街头细节更逼真。摄影师想说什么又没说,全凭读者自己体会。
世界与影像之间的一道光,可以让万物熠熠生辉,哪怕是那些最细碎的、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这是翻看这本书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作者张安是一位生活在南京的年轻摄影师,《雷阵雨》是他的第一本摄影书,收录了其多年来拍摄于不同阶段的照片。他喜欢漫步在街道、草地、林间,看蜘蛛结网,看水的跃动,看光的星芒落在甲虫的背上……这些感知细密的影像如同一帧帧蒙太奇,被敏锐地观看、撷取。全书分为三个篇章,来自故人的三封信笺与设问暗藏其间。书中图片的编排与节奏的把控均十分出色,使得这些非线性的照片具有了一种情感叙事的能力,令阅读者沉浸在情绪的牵引与回旋之中,如同一场雨水倏忽过后,留下湿润的平静与意犹未尽的回味。
本届图书榜评选得到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摄协、嘉兴市委市政府和嘉兴市文联的全力支持。评选期间还举办了预备会和总结会,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赵晓刚,嘉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黄国强,嘉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姚建新,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党委书记、主任沈炳忠,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毛小芳,嘉兴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沈汉,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辑)叶志强,嘉兴影上书房馆长王新妹,与本届评委一起出席了相关会议,并对中国摄影图书榜的后续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