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插图的绘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传统的架上手绘插图似乎在走向没落。数码插图真的会取代传统插图吗?易于复制修改的数码插图是不是真的存在艺术性下降的隐忧呢?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宣称,这是一个“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照相、摄影等机械复制技术使古典艺术的“灵光”消逝了,因为复制的作品,其物理的独一性和对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的承载消失了。
在数码时代,鼠标、键盘和数位版代替了笔刷、刻刀,编辑软件让创作者可以自由选取颜色和肌理,电脑屏幕是可以天马行空进行涂鸦的纸张,作品还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发布到网络上。人类能轻易地抹去或修改屏幕上的东西,这使创作过程逐渐变得模糊,失去个性。数码插图与传统的插图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实在可感可触的一幅画,它没有素描的颗粒,没有油画的笔触,没有版画的印痕肌理,没有水彩的润泽。
界面由此变得与读者疏离。阅读时手与纸张的触摸带来的物质实在感,绘画时手持画笔与画纸、画布的交流过程,给人身心愉悦的感受,这是数码时代的电子书和移动终端无法给予的。在信息社会,网络成了数码插图作品传播的快捷通道,屏幕、电子纸、电子书等数码界面成为多数人日常视觉经验的一部分,这使得在传统媒介上的“读图”关系发生改变,逐渐变得冰冷、机械。
网络复制和传播让插图过目即忘。大规模复制是数码插图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但即使最完美的复制也总是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作品的“灵光”。所谓“灵光”,即是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也就是独一无二地献身于他所在之地的这种特性。灵光是作者个性与激情最华丽的闪耀,不能忍受任何复制。大规模的复制即便未完全泯灭艺术作品中的“灵光”,至少也是使其暗淡了下来。
在数码时代,插图与一个世纪以前相比,影响力已经扩大了数百倍,但单件作品的艺术含量却普遍下降了。艺术作品数量日益增加,寿命却日益缩短。在数码插图更加简易、快速、大规模制造出来的同时,很多作品就好像阿伦·卡普劳曾经描述的“即兴作品”,成为日常生活中“用过就扔”的文化垃圾。
如何在数码时代保持插图的艺术性,让电子书籍和插图多一点温暖,和人类更亲近呢?我们应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从传统书籍插图认识手工的永恒魅力。我们称赞一本好书,常用的词是:图文并茂。今天看的一些古代版画,《水浒叶子》也好,《九歌图》也好,《博古叶子》也好,我们都会被其画面的工致所吸引。中国古籍的版画插图具有恬然悠远的风格,虽寥寥数笔,却有无穷意境。我们从中领略到的是人文精神,这些是今天的数码插图所极度匮乏的。中国近现代,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书装艺术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书籍封面设计都是手绘或者采用木刻,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封面插图作品,如丰子恺、钱君匋等大家为书籍封面所作的设计。当时的印刷技术远不如现在的先进,他们也享受不到电脑排版绘图的简易与便捷,手工感却保留了书籍的文化气息。
阅读古典插图能够得到文化的体验。中国古版画插图在印制上,讲究用松烟软纸,以表达刀法和笔锋,传达中国版画的精神。而这种手工印制的版画插图中,由于用力不均,纸张与版面油墨的不完全接触造成插图表面连续的线条偶有断开,或者粗细不均,形成具有质感的肌理和痕迹,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从简册、卷轴,到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古人的智慧给咱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在当今的书籍装帧艺术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古典情怀”,一种怀旧和回归。现在许多书籍装帧模仿古籍的形式,这也是一种对古阅读文化的尊崇、敬仰和温习。
日趋强大的软件功能在插图设计中的运用,虽然会影响插图设计的程序、方式和方法,但插画本身的形式法则是不变的。是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文化积淀的审美内涵,让技术最终成为进步的推动力量。技术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但我们对美的原始体验与追求是具有人性温暖的。在插画设计中,我们要不断去调整和把握情感与理性、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笔者即以水彩手绘的方法,努力在画面气质上吸收中国水墨的东方韵味,并融入多年学院训练的构图和审美方式,力求在布局、设色、观念和题材上追求现代感。
传统架上的手绘插图,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性情,能让笔刷握在手心的热度,凝聚为注入画面的能量,并用堆积在纸面的“真实物质”真切地感染读者。
手绘插画能传递温度。笔者于2015年创作出版的绘本《夏夜音乐会》,创作方法是水彩湿画法,在手工水彩纸上,先打湿整个纸面,再用饱蘸水分和颜料的画笔渲染整个画面的色调,这样的一个过程有时需要站立数小时,一气呵成,之后再花费数日细致深入刻画局部,纸上空间慢慢地呈现出20世纪90年代的南方小城的夏日夜景。有读者说,当带着孩子翻开绘本第一页,就好像真切地置身于南方“水汽氤氲”的夏夜,虽然她们看到的已经是扫描原作后印刷成书的画作了,笔者在创作时由心产生的情感,传递到了手上的画笔,和纸张,最终也通过水彩营造的意境,把温度传给了读者。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需要温情,数码插图没有任何办法取代传统插图的温度。
手绘插图的触感没有任何办法取代。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艺术的真谛和内涵却不会失去其意义。在电子垃圾泛滥成灾、低俗审美充斥眼球的世界里,纸张和手绘蕴含的美感和人文关怀是不可取代的。在好的手绘作品中,读者,尤其是孩子,不仅能观察到插图中人、动物和环境的每一个细节,还可以感觉到绘画过程中水彩的流淌、铅笔的触感,以及它们在纸张上产生的肌理、韵律和呼吸。
在一段时间里,艺术素养良好的插图画家消耗不菲的时间精力,绘制一张创意独特、品质精良的插图,收益却显得不成比例。虽然加快创作,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电脑绘画,或者降低作品的艺术品质,大批量接要求不高的插画稿件,但一些插画师仍“顽固”地坚持插画的品质,手绘每一张插图。生活充满着辩证法。我们曾经追求工业化和大规模复制带来的便利,但跟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时代的审美开始向手工艺回归,手工艺的情感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在重估。